玉米的苗期是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,这一时期的成活率直接决定了最终的玉米产量。因此,在此阶段,必须加强管理措施,包括及时补种和细致的田间管理,以确保玉米的产量和品质。本文旨在为农民朋友们提供有益的指导。
玉米种植中,种植人员会合理控制苗间距离保证产量质量。种植后要检查出苗情况,保证出苗率在 85%-95%。此外,在检查的过程中,如果发现缺苗的情况,需要及时进行补苗,在玉米三叶期以前,如果出现连续3株以上缺苗的情况就需要进行补苗处理,通常情况下以移栽为主,补种虽然也可以保证产量,但是整体发育期存在一定的差异,不建议采取补种的方式进行补苗。补苗通常采用带土移栽法,以提高成活率并减少生长期差异。选择强壮的幼苗,在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移栽,并确保充足的水分供应。
对于少量缺苗(3株以下),建议保留双株,无需补苗,以维持产量和质量。若必须补种,应使用相同品质的种子,并确保种子健康,避免病虫害影响其他植株。
间苗定苗间苗时应遵循留强去弱原则,及时移除病弱苗,以助于玉米健康成长。通常在玉米长出2-3片叶时进行间苗,避免过晚操作,以免造成植株密度过大,影响养分和水分供应,增加间苗难度,并可能损害其他幼苗的根系。间苗时还需考虑整体生长状况,维持适宜密度,若出现缺苗,可适当保留双株以确保产量。定苗应在玉米4-5叶期尽早进行,避免延迟。要坚持去除大小苗,确保苗的整齐和健壮。对于病虫害严重的区域,应增加间苗次数,推迟定苗时间,但必须在6叶期前完成。
定苗时要连根拔起,防止二茬苗。注意事项间苗和定苗应在晴天下午进行,此时病虫害或发育不良的玉米苗较易识别,以确保操作准确,提高苗的质量。
中耕处理对玉米苗期管理至关重要,能显著增强根系发育和数量,通常增加5-6条根系及6-7厘米深度,有助于增产约10%。在玉米苗期,通常需要进行2-3次中耕,遵循“苗旁浅耕、行间深耕”原则,以优化生长环境。中耕有助于土壤疏松和透气,增强根系发展和抗旱能力,同时清除杂草,防止苗黄或死亡。首次中耕应在定苗前,深度约3-5厘米,需细致操作以避免损伤幼苗。后续中耕深度约为10厘米,应严格控制深度,避免过深导致积水或过浅影响根系生长。水肥管理1、水分管理玉米苗期需水量少,适度干旱有助于根系发展和植株健壮,降低结穗高度,增强抗倒伏能力,保障产量和质量。进入穗期,需水量增加,推荐滴灌以提高水效和减轻人工负担。花粒期,主要目的是提高粒重和粒数,应适量浇水,避免积水。强降雨时需及时排水,防止死苗,确保产量。2、追肥管理玉米苗期追肥是必要的,以确保充足的肥力和养分,促进根系和叶片生长,增强玉米苗的健壮性。追肥通常在定苗后至拔节期进行,具体取决于苗的生长和土壤情况。对于生长较弱的苗或未施基肥的区域,应早追重追;而对健壮苗或肥力充足的区域,可减少或不追肥。肥料选择包括化学肥和有机肥,重点追加磷钾肥,氮肥视情况而定。追肥管理也可在中耕时进行,视具体条件而定。
苗期玉米易受杂草影响,争夺养分和水分。因此,种植者需进行除草。化学除草剂喷洒是常用方法,能有效提高除草效率和质量。但在使用化学除草药剂的过程中,需要注意以下几项内容:1、化学除草药剂二次稀释化学除草剂使用前需稀释,尤其是粉剂,应采用二次稀释法以确保均匀。先用少量水混合搅拌,再逐渐加入更多水,搅拌均匀,以提高除草效果。2、喷药气候选择喷洒化学除草剂时应避免高温,建议在上午或下午4点后进行。这样可确保药效并防止失效,同时避免玉米苗吸收不良。此外,避免在雨天喷药,需留意天气变化,选择降雨后喷洒。3、喷药时期化学除草药剂应在杂草生长的二至四叶阶段喷洒,此时杂草对药物敏感,确保药效。喷洒时要确保药剂覆盖充分,提高喷洒质量。喷药时机需严格控制,杂草超过10厘米时药效降低,需增加用量,这不仅增加成本,还可能对玉米苗生长产生负面影响,因此喷药时机至关重要。
综上所述,玉米生长发育的过程中,会经历诸多阶段,其中苗期是整体生长发育的开展,也是保证后续能够正常生长的关键阶段,因此需要强化玉米苗期的管理,从查苗补苗、间苗定苗到中耕处理及水肥管理,以此保证玉米实际的产量和质量。